对于没有什么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往往面临着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的严峻考验,据调查每年都会有差不多一半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曾落入过“求职陷阱”那么大学生在求职时,那几种陷阱需要避免呢?下面为大家详细的介绍。
1、虚设岗位
一些招聘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经常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做模糊化处理,玩“文字游戏”,用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虚职招聘大学生做业务员。因此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时一定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询问工作细节。
2、招而不聘
不少应届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时总会遇到很多熟悉的企业老是在招人,似乎总也招不满。而事实上不少参加招聘会的公司根本就不打算招人,只是借机来做宣传,走个形式而已。
因此,应届毕业生们要做好准备工作,对企业的情况、招聘职位有***了解,以免费时费力,无功而返。
3、中介骗局
这类中介往往是当求职者交纳数目不菲的中介费后,他们就会列出一堆要么不要人、要么不招大学生的单位名单,甚至有的单位根本不存在。温馨提醒,学生在找中介求职时一定要弄清该中介是否合法。
4、试用骗局
毕业生上岗后一般都会有三个月到六个月的试用期。有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要么在这一期间少付工资,要么到期后蓄意辞退。毕业生就成为了公司免费的劳动力,浪费了时间,还侵害了毕业生的权益。
5、偷换概念
某些企业在招聘时对求职者许下***口头承诺,而入职后却不认账。口头合约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应届毕业生一定要当心。尤其是关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细节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体现,避免口说无凭。
6、扣押身份证、押金
有些非法的公司,在你应聘期间,承诺什么工作,要交一定押金,需要提前交取体检或者其他费用,***后还没正式上班就通知不用来了,或者叫了钱,***后发现公司不存在;或者是通过并在实习期,想方设法让你走,同时在此会用某些理由,扣押你身份证等手段。
7、培训费骗局
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是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
有的毕业生为争取能留在公司工作,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请先交 300元培训费。当毕业生对此进行质疑时,公司却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
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即使求职毕业生在试用期没有通过,也会得到相应报酬。至于培训费,一般由公司担负。
8、以考察能力为名窃取创意
在应聘时,有部分企业以“了解应聘者能力”为由,要求应聘者拿出方案,事实上,有可能是该用人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通过大规模招聘的方式来获取好的创意或者方案。
求职者事先要和公司约定好策划或者创意的劳动版权问题,声明“我的创意或者策划不得随意使用,没有入职前版权归个人***”,一旦发现用人单位有违约行为,可以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求职者尤其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刚刚踏上求职之路,缺乏经验,而且防心比较低,很容易被社会上***求职骗局忽悠,吃一堑,长一智,相信朋友们看完后也懂得怎么去挑选应聘的公司,以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 应届大学生求职面试礼仪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大学生在求职时,这几种陷阱需要避免
- 大学生不得不警惕的求职“陷阱”!
- 大学生求职三大困惑: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 暑期黄金备考将至,21考研人需要明确这三件事 !...
- 复试需要准备的证件、政审和体检流程_大学生求职网
- 2020考研出分过后,复试调剂这四点需要注意_大...
- 出分后哪些考生需要调剂?_大学生求职网
- 大学生求职如何避免四大陷阱_实习报告日记
- 大街上常见的求职陷阱_大学生校园招聘网
相关文章:
上一篇: 应届毕业生网上求职如何避免被骗呢?
下一篇: 常见的求职陷阱,应届生要小心